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瞄准千亿级集群 湖北宜昌高新区聚力生物医药产

来源:中国卫生产业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科技日报) 目前,宜昌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已形成以化学原料药和制剂为主导,以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生物制品及衍生品为辅的产业体系。 “宜昌人福药

(科技日报)

目前,宜昌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已形成以化学原料药和制剂为主导,以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生物制品及衍生品为辅的产业体系。

“宜昌人福药业在宜昌高新区投资60亿元,打造全球总部基地项目和原料药生产基地项目。公司正抓紧施工,奋力冲刺全年目标。”宜昌人福药业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建成后,公司将形成年产小容量注射剂6亿支、冻干粉针剂1亿瓶、大输液3000万袋、麻精原料药10吨的生产能力。

走进宜昌人福药业全球总部基地,科技日报记者看到现代化厂区里矗立着10余幢崭新的建筑。宜昌人福药业全球总部基地项目于去年4月开工建设,目前,各类生产设备已进入安装调试阶段,即将投产。

2020年,宜昌高新区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医药产业集群纳入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日前,宜昌高新区生物医药创新型产业集群通过2022年湖北省创新型产业集群认定,迈入新赛道,决胜新征程。

近年来,宜昌高新区引进三峡医学检验所、宜昌生物医药研究中心、湖北金雀医学检验实验室、宜昌市生物技术公共服务中心等多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宜昌高新区企业均可共享这些科学仪器设备检测试验服务。

蓝图已绘,宜昌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蓄势待发,向千亿级产业集群奋力进军。

470余亿元

众创孵化,激发创新活力

围绕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链需求,宜昌高新区积极承办中国创新挑战赛(湖北·宜昌)生物医药专场。大赛组委会共征集发布60项生物医药企业的技术需求,并通过线上线下技术对接征集到41项解决方案。

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

宜昌高新区通过“政府搭平台、企业提需求、专家解难题”方式,激发生物医药企业创新活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今年以来,宜昌高新区生物产业园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达7%以上,新增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和创新创业平台5个;预计2023年,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可达9%以上,新增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和创新创业平台10个。

头雁领航,舞动产业链条

紧抓“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新机遇,宜昌高新区生物产业园重点围绕药品、疫苗、先进诊疗技术和装备、精准医疗、检验检测等方向,持续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近年来,以宜昌人福药业、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琪酵母)、宜昌东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强科技)、宜昌三峡制药有限公司等一批重点企业为支撑,宜昌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迅速发展。该高新区现已集聚生物医药领域企业250余家,2021年生物医药产业营收达470余亿元。

洗瓶、洗胶塞、罐装、冻干、轧盖……近日,在位于湖北宜昌高新区的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宜昌人福药业)冻干乳剂车间里,金属管道交织、运行有序,一盒盒药品正在生产线上“疾走”。

生物医药既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守护百姓健康的民生产业。宜昌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郭康新表示,他们将持续壮大龙头企业,加速培育小微企业,今年争取培育生物医药规上企业70家,新增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10家。

华强科技是亚洲最大的医用丁基胶塞生产企业,宜昌三峡普诺丁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药用级缬氨酸、异亮氨酸年产量位居全国榜首,湖北广辰药业有限公司在国内糖尿病原料药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安琪酵母生产规模亚洲第一、全球第三……

以支持和服务仿制药科技成果产业化为导向,宜昌高新区仿制药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中心搭建与发酵、提取和检测技术相关的3个大型公共实验平台,以及14个不同研究方向的独立实验室,开展仿制药产业相关技术创新和研发服务,带动医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这些生产线将负责生产公司出口的拳头产品,车间各项配备对标国际最高水平。”宜昌人福药业工程部部长杨靖说。

湖北省副省长、宜昌市委书记王立表示,宜昌将支持生物医药支柱产业发展,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聚焦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转变推进产品研发,持续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用当前的努力为长远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性。

城东U谷是宜昌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这里已成为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融合创新平台。


文章来源:《中国卫生产业》 网址: http://www.zgwscyzz.cn/zonghexinwen/2022/0914/2333.html



上一篇:上合组织医药合作发展大会:推动医药合作,提
下一篇:济南市搭建合作桥梁 助力台企融入当地大健康产

中国卫生产业投稿 | 中国卫生产业编辑部| 中国卫生产业版面费 | 中国卫生产业论文发表 | 中国卫生产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